没来以色列之前,我对这个国家有三重印象——颠沛流离的苦难民族、犹太复国主义、同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巴勒斯坦持续不断的恶战。耳闻不如亲见,一周下来,非但没有见到子弹横飞、炮弹爆炸,反而看到了这个国家活力十足的创新经济。
特拉维夫市中心有栋49层的“阿兹列里中心”(Azrieli Center),它的另一个名称叫“高科技产业大本营”——2000年以来以色列一半以上的创新企业都诞生于此。很难想象,这个仅有八百二十万人口、两万五千平方公里国土的袖珍国家,201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多达150家,排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后面,位列全球第四。而外接U盘、农业滴灌技术、汽车导航仪的最早研发者也是以色列人。我国网民通用的聊天软件QQ,前身本是以色列“科技创业之父”约西·瓦迪(Yossi Vardi)旗下“神奇公司”(Mirabilis)1996年研发的“即时通讯”小软件,两年后以4.07亿美元卖给“美国在线”,然后又被马化腾趸来升级为功能更加强大的小企鹅。
是什么原因让强敌环伺、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国,催生出这么多生机盎然、收益显著的高新企业?这个问题值得世界经管领域特别是中国企业家再三深思。
扳着手指细数,从改变人类大脑轨迹的Elminda到免费翻墙逛“脸书”的Onavo,从能够准确发现医生处方错误的Medaware到识别信用卡是否处于被盗形态的Billguard,从无需经过运营商就可以拨打电话的Meucci到数据自动分发器IronSource,以色列87%以上的创业公司都是“梭形企业”。所谓“梭形企业”,是以色列根据本国地理、资源、资本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选择后探索出的一种新型企业实用模式——它不在乎把企业规模做多大,也不在意知名度和名目繁多的企业排名榜,这些创新企业专注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使它们的用户是小众、小微也不会影响公司的努研发方向!“梭形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成型快、收益高,容易获得风投青睐,它们穿梭在各个领域的前端,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变传统行业现状,成功率高,实用性强,远胜美国硅谷那些华而不实的种种“发明”。“梭形企业”还有一个显著优势——对融资的依赖度比较低,船小好掉头,进可攻退可守,非常适合当前极不稳定的国际金融局势。
我国经济转型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我认为我们同以色列无论经济环境、地缘政治还是历史使命都非常相似——经济大局将长期处于L底部,地缘政治方面既有美国三重岛链的包围,又有日本、印度以及南海个别国家的挑衅,历史上又要承担民族复兴的大业。所以,与其习惯性仿照美国、日本、欧盟的经济模式,不如深入细致的考察一下以色列。
巴菲特有句名言:“如果你去中东找石油,请忽略以色列;如果你去中东找智慧,请首选以色列。”我觉得还应该加上一句:“如果你的企业要转型,请借鉴以色列。”事实确实如此,一屋子经济学家挤在会议室里对中国经济如何转型夸夸其谈,远不及跟随光华一个EMBA班前往以色列见见世面,顺便看看“三教圣城”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