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为绎董事长对科创板与新三板准入门槛的区别、科创板的定位、科创板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首先朱为绎董事长讲解了新三板和科创板的准入门槛。新三板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是500万的资产+24个月的炒股经验,而科创板的准入门槛是50万的资产+24个月的炒股经验,并且用精准的数据详细说明了新三板、科创板投资者的数量。在我国能够达到新三板准入门槛的大概是20万人,但是能够达到科创板准入门槛的是300万人。显然科创板的开放更加有利于让资本流向市场。
其次,朱为绎董事长用二胎的概念生动形象的比喻了科创板的地位。在定位方面,朱为绎董事长认为科创板是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的平台。在后续的提问部分,朱为绎董事长也指出科创板并不适合仅仅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如摩拜、瑞幸咖啡等。另外科创板不同于国内已存在的主板或者新三板的上市条件是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
最后,朱为绎董事长从时代背景包括政治视角、经济视角、金融视角以及发展规律两个方面揭示了科创板对于资本市场的重大意义。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针对硬科技型企业如何快速达到科创板估值要求、个股当天做空机制是否恰当、大数据时代对会计行业的冲突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朱为绎董事长做了耐心的解答。作为校外导师,朱为绎董事长也就科创板推行向同学们提供了包括科创板公司治理、科创板新股首日定价研究、科创板做空机制研究等在内的7个研究方向。
朱滔教授对本次财务大讲堂作总结,他认为朱为绎董事长对科创板讲解深入,特别是最后对于同学们的选题建议研究意义重大,同时告诫同学们作为会计人员要更加关注财务数据后的逻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