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伟林的求学经历,用他家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话来说,就是“冷灰里蹦出一颗热黄豆”。
“不好好上学肯定不合适”
向伟林的求学路并不轻松——从小学的“两免一补”,到大学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10余年助学,成就了他的大学梦。“可以说,我是吃着‘百家饭’一路走来的。”
初中到县城读书,需要坐2个小时汽车。因此他13岁就在廉租房里独立生活,1个月回一次家。每天回到住处,15分钟做饭,15分钟吃饭,然后抓紧时间写作业。
“13岁不小了”,他不认为独立生活有多苦,难的是做饭。那时他最喜欢做的是一道土家菜,叫“炕(kàng)土豆”,既简单又好吃,既当菜又当饭,就是不禁饿。“晚上11点做完作业就饿了,只能喝些水。”虽然生活上苦一点,但他学习成绩很好,通常能考班级第一,是个“学霸”。
“学霸”也会碰到新问题。到了大学,一进机房就懵了,他不知道电脑怎么开机,不会用“Ctrl+C”“Ctrl+V”,不知道U盘是什么东西。花了2个周末,在室友的帮助下,他从学打字开始摸索,渐渐跟上同学的节奏。
“家里不容易,不好好上学肯定不合适。”抱着这种想法,他在学业上追求优秀,发表了2 篇论文,其中1 篇是CSSCI论文;在创新创业方面,获得了第三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比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上海赛区二等奖等荣誉。
本科期间,向伟林收获了近40张荣誉证书,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读研。
一起复习变成“向老师”
“学习是相互的。在学习上有困难的不只我一人,把我学会的分享给大家,我们所获得的就能加倍了。”作为团支书,向伟林把对学习的热情辐射到了同学身上。
一开始,同学们零星地向他请教问题。问得多了,他就把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答案发到班级QQ 群里,看不懂的同学再面对面讲解。“其实就是跟大家一起复习。”向伟林说,他们班有一对一帮扶小组,有自己的“高数二课堂”。
期末考试周,他们喜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咖啡屋开门营业前10多分钟赶到,“基本承包了那张最大的桌子”,从早到晚不停歇,用来交流答疑。因为参与的同学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他便有了“向老师”的称号。
大三下学期,班导师费鸿萍告诉他,班级里有几名同学因为成绩不过关有退学的危险,希望他想想办法。
他挨个了解几名同学的挂科情况,安排其他同学一对一辅导。“学习不能打游击战,东一榔头西一棒的,要有计划。”向伟林帮他们制定了学习计划表,具体到每一门在每一周要复习到哪一章,平时也常常问一句“最近学得怎样啦”。他觉得响鼓不用重锤,端正态度最重要,“有紧迫感就行了。”
学期末,5名同学摆脱了退学危机。有一位甚至一个学期就还清了欠下的20多个学分。同班同学周成臣介绍说,向伟林喜欢从基础理论讲起,出题用意、易错点讲得很透彻,容易理解,同学们都喜欢找他辅导。
做一颗“热黄豆”分享热
去年学校的五四表彰大会上,向伟林代表10位华理2017年度“大学生年度人物”发言。他说:“感恩,永远是我的主题词。是他人的关爱让我从冷灰里蹦了出来。我愿做一粒‘热黄豆’,把自己的热分享给别人。”
“大学期间,公益实践活动或许是我回馈社会最直接的方式。”他到蒲公英小学给农民工子女讲课,到上海博物馆用英文导览,在星火消防站为消防官兵讲题目,在四川参加岷江流域“河长制”调研,宣传环保理念……
2018年2月,向伟林参加“我选湖北”回乡计划,在家乡恩施高台村村委会精准扶贫岗位上挂职10天。10天里,他在近40平方公里的山林里奔波,走遍全村10个村民小组,拜访了412户贫困家庭,完成了当地“社会扶贫网”的贫困户注册工作。
进博会期间,向伟林等80余名华理学生在希尔顿逸林酒店为虹桥媒体智库论坛提供志愿服务。从培训到上岗的15天里,每天早晚各8小时,他们分成两班轮岗。他所在的5人小组负责9000多册图书和1000多份会议材料的整理、装袋、核查、摆放。考虑到物资管理的连续性,他在开始和结束盘点的时候,还主动申请不轮岗,连续工作16小时。
作为华理志愿服务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他还在服务工作之余为《青年报》、Shanghai Daily、上海教育、青春上海等媒体提供新闻素材,宣传华理的志愿服务工作。
大一那年的植树节,向伟林在通海湖边种下了一棵小树苗。他希望自己跟这棵小树一样,除了植根于华理的沃土,在华理的春风雨露中抽芽、成长,还要坚守“热黄豆”的初心,不忘感恩和责任,传递更多的热量,书写别样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