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改革从40年前的改革开放开始一直在进行。为什么现在中央和地方突然都觉得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金融效率在下降。近些年,各种文件中经常提到,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自己玩自己的,资金在金融领域内部空转。为什么要这么做?需要分析具体原因。一个重要指标是分析边际资本产出率,即每生产1个新的单位的GDP需要几个新的单位的资本投入。研究显示,在改革开放后的前30年,每支持1个新的单位GDP增长需要增加3.5个新的单位的资本投入,而如今每支持1个新的单位GDP增长则需要6.3个新的单位的资本投入。同样的资本投入所获得的产出变得越来越弱,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何在减弱。总之,金融的效率似乎是在下降。
第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2007年以后,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缓步上升,主要是因为一些情况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系非常稳定,没有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问题,主要依靠的是持续的经济高增长和政府兜底。我们常说,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过去很长时间,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增长,一些低效率的东西,一些金融风险、坏账和不良资产最终都被化解掉了。政府兜底保证了投资者不会因为金融问题出现恐慌,支持了金融稳定。“从现在来看,中国经济从高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政府兜底也在变得越来越难。”
其它问题还包括跨境资本流动、高杠杆负债等。最令人担心的还是边际资本产出率不断上升,金融效率下降。不管继续如何增加投资,也没有新的经济增长和产出。如果要求政府来承担所有这些风险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政府要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释放一些局部风险,求得总体的系统性稳定。
第三,多种金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以前,老百姓主要把钱用于银行储蓄或者买房。现在老百姓对于资产性收入的金融服务需求变得越来越高,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二是企业的融资问题。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文件,支持小微企业,帮助他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就是解决融资渠道不畅通,资金成本高的问题,这也说明金融似乎并没有特别好地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
今天讲的供给侧改革是与以前需求端的管理相对应的。过去我们强调需求管理,用得比较多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目的是解决短期的经济周期问题。供给侧改革,更重要的是强调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和金融服务的总体效率。
中国的金融体系有两个特征,一是银行占主导,二是政府的参与度较高。这种金融体系在相当长时期内,对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持了大企业、制造业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有限。因为,传统银行都对风控有严格要求,要看历史数据,即利润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是否有固定资产做抵押和政府担保。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但是今天更加突出,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人均GDP是2600美元,处于全球的中低收入水平;2018年,中国的人均GDP已接近10000美元,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随着收入水平上升,成本水平也在上升。过去我们有低成本优势,今天这种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经济要继续增长,唯一的办法就是随着成本的提高,不断通过创新来支持产业升级,保持经济增长。中国的创新70%是由民营企业来完成的,如果再不能很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必将影响经济增长。
因此,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至于金融如何满足各个阶层的合理需求关键在三方面推进改革。
第一,扩大资本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在这个领域里面,需要考虑适度调整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多样化的金融机构进来,为多样化的企业提供服务;第二,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三,改革监管框架,主要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金融科技的作用,解决获客难和风控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