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东大之前也许你也曾问过自己东北大学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东大于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说……
东大,是96年的积淀
@迟到千年: 东大建校是在1923年,我们19岁入学,23岁离校。
@何艺全:一开始知道东大,是因为张学良老校长。历史课本上,薄薄几页纸,记录了少帅张学良挥斥方遒,为抵御外侮与推进民族独立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年纪尚轻的我,顿时心生敬佩,崇敬无限……临近高考,蓦然发现:那位令我憧憬不已、视为榜样的少帅,正是东大的老校长。卓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人文内涵,无一不吸引着我......如今,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东大学子而倍感荣耀。衷心希望未来我能不负校恩,有所建树。
东大,是“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
@佟欣:转眼毕业第十个年头,知行合一融入每个东大人的骨髓,自强不息更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我把最美的八载华年留给母校,东大给了我一生的烙印。
@hyphoon:07年与东大结缘,从此梦里和眼前,总是有她的影子。她教会我知行合一方为贵,她告诉我自强不息方登高。仁者兼爱,有太多当下的气质是在校园时期植下的,东大精神,自强不息,材冶精神,钢铁脊梁!我想所有的东大学子,对她都爱得深沉,如圣人饮酒,总至半醺。
东大,是白山黑水间的圣地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孙佳乐:时维九月,拜别长安,步临盛京,苦寻一学府,盖东北大学也。犹记那日耀阳微斜,迷惘无方,兜兜转转,终得南门而入。行少顷,见一小湖,环望之,此处有青山绿水之微象,若风和煦之温凉,予喜之。家父笑曰:见汝如此,心安矣。予尝笑言曰:今去求学,亦如向东朝圣。而今白山黑水,真成圣地,也愿心如北辰,春去秋来,不移半寸!
@hyphoon:我们唱在白山之巅,我们唱在黑水之畔,我们慨叹这青春,永远是那么使人眷恋。那是谁在笑啊,笑得那么甜,定是赞美这青春,赞美在东大的四年。
天天天蓝,我们不在乎青春有多么短。我们要绽放这青春,在这年华的指尖。敬你一杯美酒,喝醉青春的誓言。许下一个承诺,无悔青春的华年。我们要用青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东大,是校歌里的雄浑庄严
@--杠杠:“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听到过最好听的校歌。毕业典礼的时候唱校歌第一次有了希望时间停下来的感觉,唱多少遍都觉得不够。
@2017:毕业旅行和寝室同学晚上去爬泰山,一来第一次爬,大晚上的也不知道多高,二来寻思挺寂寞的,大家就一起唱校歌,不时碰到下山的人还为我们鼓掌叫好,哈哈……时间过得真快啊,仿佛还是大一军训时刚刚学会校歌呢,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白宫天使:东大校歌歌词写的很好,铿锵有力,激人奋进,每当听到此歌,心情很激动,热泪盈眶。
东大,是世世代代的传承
@青青:缘分是妙不可言呀,孩子读东大后才发现他老爸的导师的老爸也是东大老教授,当年张学良将军从北京清华请去东大教书。百年轮回,这回轮到把儿子送到东大读书,有缘千里来相会。
@孙琦:父亲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于东大地质系离休,东大情忘不了,我于九零年毕业于管理系,一三年又把女儿送到了东大双馨苑。东大,母校,我们的骄傲,爱你们。
@高原:27年前,走进东工,厚重的南湖,遇见了陪伴一生的爱人。26年后,女儿走进东大,壮丽的浑南,正记录着青春的飞扬。一家三口东大人,我自豪!祝愿母校生日快乐!更期待着百年校庆!
东大,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Helpme:在这里,有我的友情,我的爱情,还有我为学习付出的努力。还有99天,现在正在忙着毕设。望我和男朋友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一起牵手走出东大。
@青鸢:海上月是天上月,心尖人是东大人。一位应该也是我长辈的人在东大任过教,我一个哥哥是东大毕业的,我最好朋友曾经的梦想是考上东北大学……如今我心爱的他,在东大。东大很赞,我和你的故事也许并不多,但是一点一滴都是我珍贵的记忆。
东大,是挥别不去的青春
@云淡风轻:
1460天,东大,我与你共呼吸,同欢喜。东大学子是我,东大人是我与你。你见证了我的成长,我汲取了你的琼浆。你把懵懂的步子扶成坚定,我把收获的喜悦写满你的脸庞。你是游子心底最深的牵挂,千里万里,海角天涯,你是儿女睡梦里温暖的家。
东大,是对自己许下的诺言
@沈航材料院16级新生杨东旭:
我爱你东大,因为高中的懈怠,我与你擦肩而过。但是我的心中,一直是爱着你的,我要用大学四年,来证明我对你的爱。我会考上你的研究生,成为你的一份子。因为如果没有你,我将失去了拼搏的方向。我爱你东大!
@熊呆臧:曾经荒度青春,而今耻不如人。虽然还剩一年大学生活,但浪子回头金不换,唯愿不负东大,不负青春,不负家乡父老,fighting!
为什么,你要选择东大?因为,选择东北大学有千万个理由选择东大。又仅仅因为,她就是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始建于1923年,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 “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核心。
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遵循“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围绕办学目标和定位,坚定地走“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发展道路,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过去的东大,灿烂而辉煌
始建于1923年,东北大学走过了96年的风雨沧桑,回望百年的峥嵘岁月,东北大学以敢为人先、为国担当的豪迈,树立起创新卓越的精神航灯,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 “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核心。
汉卿长校,广聘名师,创建新学科,发展新文化,“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之发展”,东大短时间跻身全国著名大学之列。
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城,东北大学师生们被迫离开家乡,告别新开河畔美丽的校园,辗转北平、西安、开封、三台,踏上了一路抗争、一路求学的流亡之路。
新中国成立,东北大学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
1964年,东北大学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每个时期的东北大学都为祖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贡献。
现在的东大,建设一流共筑梦想
因为,在这里是无数青年的希冀之地,是无数学子的造梦摇篮,有大师云集的校园,有精尖科技的前沿,在这里,你将读懂奋斗的意义,追求卓越皓首穷经,你会收获青春,收获友谊,收获最美好的自己。
这里名师荟萃,精英云集,学校有两院院士、海外院士8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8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0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
这里科技势头强劲,“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387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7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
获得国家专利2648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22437篇,学校鼓励自由探索,推动协同创新,基础研究水平稳步提高,技术创新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大量应用东北大学研发的基于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的高性能绿色桥梁钢。在2017年度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东北大学“热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及应用”项目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东北大学获得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金奖和银奖各1项。刷新了中国大陆地区取得的最佳成绩。“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中国发明”成为颁奖盛典的亮点与焦点。
东北大学韩跃新教授团队研发难选锰铁矿资源悬浮磁化焙烧无尾选矿新技术,完成了“赞比亚锰铁矿”中试试验,为难选锰铁矿绿色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为阿尔及利亚、塞拉利昂、赞比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多项一流技术,为当地经济发展带去福祉。
在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东北大学获得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金奖和银奖各1项。刷新了中国大陆地区取得的最佳成绩。“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中国发明”成为颁奖盛典的亮点与焦点。
东北大学韩跃新教授团队研发难选锰铁矿资源悬浮磁化焙烧无尾选矿新技术,完成了“赞比亚锰铁矿”中试试验,为难选锰铁矿绿色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为阿尔及利亚、塞拉利昂、赞比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多项一流技术,为当地经济发展带去福祉。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代克化副教授在影响高容量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的关键问题上取得重要理论突破。该项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的姊妹刊Joule上,为人们进一步开发高容量、长寿命的新型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提供方向性理论依据。
这里,科技成果转化独具特色,学校探索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学科、人才、科研、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学校坚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和交叉科技前沿等领域,为东北大学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
东北大学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此次获批既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新时代发挥东大产学研优势特色助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契机。
2016年,东北大学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现收入约123亿元,净利润达22亿元。在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概要公告中,东北大学科技产业多次排在全国前3位,在科技部发布的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中,东北大学近三年输出技术成交额排名全国第一。
东北大学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此次获批既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新时代发挥东大产学研优势特色助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契机。
2016年,东北大学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现收入约123亿元,净利润达22亿元。在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概要公告中,东北大学科技产业多次排在全国前3位,在科技部发布的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中,东北大学近三年输出技术成交额排名全国第一。
2018年5月,东北大学张廷安教授团队“零排放清洁生产氧化铝技术”以1亿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赤泥的大规模、低成本无害化和资源化,该项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成功及转化对我国的氧化铝工业具有重大意义。
这里学科齐全,布局合理,东北大学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设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学校已形成高峰引领、高原支撑,卓越促进、特色牵动,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
2019年4月,东北大学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由著名专家领衔,聚焦人工智能国际发展前沿,积极实施多学院多学科国际化大跨度交叉融合,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发展,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又一里程碑。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评第一。
东北大学与沈阳军区总医院签署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共建协议,双方共同建设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发展“新医学”与生物学科,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作组建国内985高校首个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东北大学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一,总评分名列全国第七。
东北大学ACTION团队在2019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再度拿下全国总冠军,全国唯一四连冠高校产生,将代表中国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在2019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东北大学从全球2537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1项(全球仅36项),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4项,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45项。
2018年,东北大学NEU-CHINA-A团队和NEU-CHINA-B团队在第十五届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简称iGEM)中分别斩获大赛金奖和银奖。
东北大学与沈阳军区总医院签署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共建协议,双方共同建设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发展“新医学”与生物学科,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作组建国内985高校首个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年5月,东北大学与英国邓迪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开展,这是辽宁省高校唯一获批的项目,双方将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内开展合作办学。
这里,学生创新思维足,创业能力强,东北大学有完善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一,总评分名列全国第七,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574项,国家级奖励2080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1620项,专利426项,共有61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
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东北大学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一,总评分名列全国第七。
东北大学ACTION团队在2019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再度拿下全国总冠军,全国唯一四连冠高校产生,将代表中国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在2019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东北大学从全球2537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1项(全球仅36项),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4项,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45项。
2018年,东北大学NEU-CHINA-A团队和NEU-CHINA-B团队在第十五届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简称iGEM)中分别斩获大赛金奖和银奖。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在读博士李云杰,大胆提出将新一代TMCP工艺与淬火-配分技术结合,开发新一代节约型高性能汽车用高强钢,最终与学校科研团队成功制备出全球首个热轧淬火-配分汽车用钢工业卷,吨钢成本预计可降低数百元,以年产量十万吨计,可为钢厂创造经济效益超过千万元。
这里,教师资源、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参加国新办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的王昭东教授,这里有94岁高龄仍执笔写作的谢绪恺教授,这里有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教师团队……另外,“十二五”以来,东北大学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24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