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我是2017级毕业生王栋。
“四海承风”之际,作为毕业生代表在此发言,心中五味杂陈,既“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又“不敢越雷池一步”。思忖良久,想来还是讲两则故事与诸君分享。
故事其一,我为什么认为读书有用?
故事还回溯到五年前的夏天,那时我已在东北村镇工作一年有余。想必是习惯了都市清早的朝霞斑斓、入夜的灯花璀璨,东北素有的凉风也未能让我感觉到乡村生活有额外的清爽。“铃铃铃”滴几声,消防警报的电话扰乱了我的美梦,我随即反应到“出事了”。简要沟通后,竟是全镇的经济核心——秸秆加工公司内秸秆粉碎物发生自燃。一番汇报周折,镇政府十几人的队伍陆续赶赴到事发地。初入仕途,人微言轻且又没经历过风浪,突遇紧急事件,自然六神无主,只得跟在身后,仔细观察火势。在高压水枪的几番冲击下,火情很快得到控制,但次生的浓烟随风席卷碧空,俨然遮天蔽日的景象。可能是感慨水火无情,很多人都是静默地坐在柏油路边,惟有一向精于农村事务并敢于开炮的副书记随口问了一句“这天,有多高?”话音刚落,我头脑一片空白,竟也一时语塞。且不是因为我不清楚答案,而是我竟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农家汉”也会提问这么一个朴素而又远离他生命,且又每一个人不得不怀疑、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正如蔡教授在《领导力八讲》中所言“体制是深井,在这个深井里面很多人靠关系。”而“关系”恰恰是我这个外乡人所不具备的。我惊奇之余,左右思考一二,既然一无所有、也就无所畏惧,便脱口而出“我们所看到天,实际上是地理课本上所指的对流层,云、雾、雨、雪也都是发生在这一层,根据维度的变化,对流层的厚度也有不同,赤道上也就0维度对层流最厚,距地面平均高度约17-18公里,维度也高,对层流平均高度越低,我们所处的维度大概是北纬42.5°,这里的对流层厚度应该是10-12公里,相当于您从镇政府回家的路程。”想来知识被压抑的太久,一旦有所机会,它迸发涌流得不受我的控制,一时也引起了其他同事的注意。这一刻,我感觉到一年多来,这里的天从未如此清朗。可能是这个略有“佝偻”毛头小子的一番话对他们有所触动,自此之后,我不再单纯作为文稿打字员,而是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以一个“人”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这种影响远比我最初所理解的“用高中的地理知识去助推一个人真实地认识我们的世界”要深远得多。它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中的初始能量,当我的重心下沉到农村时,二十余年知识积累的势能直接转化为动能,不仅帮助我实现了工作平台的跨越,比如从乡镇直接借调的到地级市的驻京办,更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我即使远在中国的最基层,我仍然深处时代的漩涡之中,仍然可以以真知练就出来的火眼金睛去识破“幸存者偏差”,让在农村日渐抬头的“读书无用论”成为过街喊打的老鼠,无处遁形,让身边的无数的庄稼汉依然相信“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同时,在此间还可以与农民相互淬砺,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进而知识更迭、光景常新。抬望眼,那个夏天,一瞬间。是年又逢秋风萧瑟,只是换了人间。
其二,是什么让我感知到“退步原来是向前”?
二零一八年的秋天,我弃政从商,到深圳前海自贸区的一家企业工作。从万能工般的地方公务员过渡到专尖精的螺丝钉,实有“一无长处、空乏我身”的挫败感,甚至连WORD的审阅功能,我都是到深圳才临门一脚、现学现用。在这个城市里,地铁成为了深夜的玩伴,它静默倾听每个人的哭声、默默数说每个人的际遇。我是深爱着地铁的,不过深圳让我最动情的,是一个骑车的小姑娘。我是在连续加班75个时后,乘地铁回家的路上,遇见她的。我依然清楚的记得,眼前不远处是长不过三丈、高不及垒土的斜坡,正一步一步在路边的踱着,生怕一点点的剧烈运动导致体内的脉动骤然而止的我,力不能及就索性坐在路边歇脚。“嗖”的一阵凉风,定睛一看是一位踩着单车的20岁许的小姑娘,她的双脚随单车的脚蹬上快速划摆,似乎在为爬坡过坎蓄力加速。我饶有兴致的看了她——青春勃勃,就像看到20岁在校园的我,那时脸上的胶原蛋白可以溢出手机屏幕。可能是入了神,身边多了三两人,而我不自知。原来是小姑娘多次越坡失败,现在被卡在坡道中途,进而引来旁人的指点。她又反复踩踏脚蹬用力,左脚用力,上不去,右脚用力,反而像是在倒车。几番下来,额头就是汗珠滚滚,竟也打湿了衣裳。我本想在心中调侃几句“最喜小儿无赖”的话语,猛的一闪,这幅景象不也是自我的写照么?到了公司已进一月,指引前进方向的罗盘因南北差异而失效,一身硬气功打出的组合拳就像落在棉花上,看起来无气无力,相反回东北的退路全无,让自己卷铺盖离开深圳的短处则是接二连三地暴露出来,“上不去,下不来”的不也是自己么?小姑娘要是冲刺坡路前,起身下车,两腿扎根地面,推着单车不是更简单吗?想来是她急切地搭乘地铁,争取尽快赶上“快车道”。可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初来公司一个月,我就想急切地搞清楚未来几十年的职业方向,就想洞悉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大势,不想一样是“五十步笑百步”么?古人讲“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诚不欺我。想到这里,看了旁边笑开了花的旁人,我也会心的开怀一笑。笑这么多年,始终是知识让我明了若要“治国平天下”则首在净口、修身;始终是知识让我懂得“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始终是知识让我坚持“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同时,也明白如何真正与自己和解。
同学们,毕淑敏曾说“如何度过人生低潮?多读书,看一些传记。一来是增长知识,顺带还可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想必,这两则故事也是循着这个因果的。
同学们,“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激励,为知识所引导的人生。请当我们居庙堂之高而春风得意之时,依然不忘“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当我们处江湖之远而身陷低谷之时,始终牢记“诗书济世,忠厚传家”。
山高水远,来日久长。愿同年前程浩浩、后顾茫茫,愿诸位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