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就读复旦大学金融EMBA并非卢高文与复旦的第一次“正面相拥”。2005年,卢高文从南开大学保送到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是他与复旦第一次结缘。研究生毕业后,卢高文就职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接触到了中国最早的金融衍生品,之后又进入投资机构做投资研究,在金融领域摸爬滚打数年后,于2015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发展,公司总体管理规模已达30亿人民币。在事业取得新突破之际,卢高文选择再次返回复旦校园,进行金融EMBA课程的学习。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问及为何在事业如日中天时重返校园,卢高文分享了两点原因:一是想在繁忙的工作中给自己系统学习的时间;二是为了解决目前公司发展中遇到的困惑。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卢高文说,创业以来,工作虽然忙碌,但自己一直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长久以来,由于缺少集中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非常碎片化,于是卢高文便有了重回校园,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的想法。
“在投资管理中遇到了困惑”,也是卢高文重返校园的原因之一。公司规模不断提升,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卢高文在投资管理方面遇到了更多的困惑。卢高文说,目前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储备无法解决这些困惑,因此希望在复旦泛海国金学习期间,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沟通,以及对国际金融领域前沿知识的学习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
无论是从生活出发还是为工作着想,卢高文都决定回归校园,再塑身心。
复旦情节,泛海创新
业界不乏比较成熟的商学院金融EMBA项目,卢高文条分缕析,道出了选择复旦大学金融EMBA的原因。
首先对于选择复旦大学,卢高文从未有过迟疑。“我是有复旦情节的。多年来一直在复旦读书,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复旦作为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经管办学积淀。”
其次,卢高文认为,复旦泛海国金这个年轻学院身上有着和自己相似的特质——探索和创新精神。“虽然中国已经有一批知名的商学院,但我相信复旦泛海国金一定会做出与现有商学院不一样的成就。”在卢高文看来,复旦泛海国金具有强大的创新潜力,一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独树一帜,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第三则是因为复旦大学金融EMBA开拓视野、重视实践的特色打动了卢高文。他表示,从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视野拓展部分占了很大比重,在培养学生纵观国内行业发展以及拓展全球视野方面,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与此同时,学院还提供给学生大量与业界导师交流的机会,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除此之外,卢高文还非常重视“首期班学生”的身份。他表示,复旦泛海国金会成为真正的“金融黄埔”,作为复旦大学金融EMBA的首期班学生,我非常愿意与复旦泛海国金共成长,同时为她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将是一个互相汲取力量并值得倍加珍惜的经历。
怀抱对复旦大学金融EMBA的热情,卢高文对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充满了美好期冀。他希望在复旦泛海国金可以系统地学习前沿的金融知识,借助复旦大学的平台、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打开自己的视野,从而在金融领域不断取得创新。其次,卢高文提到,复旦泛海国金拥有十分强大的师资阵容,金融EMBA首期班又拥有众多优秀的同学,希望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更期待未来彼此能够成为学术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事业上的盟友。更重要的是,卢高文期待在复旦泛海国金收获的一切能够学以致用,解决公司管理和投资策略,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等问题。
厚积薄发总有回报
付出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总有一天会崭露头角,成为成功路上的重要积淀。对此,卢高文深有感触。
2004年,卢高文参加复旦大学研究生的复试,当时笔试有一道题目考察科斯定理,虽然是超纲内容,卢高文却一挥而就,最终取得复试笔试第一名的好成绩。
原来,卢高文一直有读专业类报纸杂志的习惯。复试之前,他恰巧阅读过一位知名教授有关科斯定理的专版论述,从而帮助他在复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所谓厚积薄发,才是强者之间的终极较量。
有些事,或许做了一千次,看不出效果,但第一千零一次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件事让卢高文明白,你做过的所有积累,都会发挥作用,每一份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只是或早或晚。
谈到兴趣爱好,卢高文说最大的爱好是研究赚钱的方法,将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那些原本枯燥的数据和图表充满了生命力,让他乐在其中,不觉疲惫。
卢高文还是个“资深美食家”,对山南海北的美食都颇有研究。诸多地方特色美食,他都要想方设法去品尝。“我将来可以做个生活委员”,卢高文笑道,“民以食为天,希望喜欢美食的爱好也能在班级里散发一份光和热,成为打通与同学们交流的桥梁。”
在寄语2020级师弟师妹们时,卢高文依然不忘心寄学院。他说,希望与师弟师妹们共同努力,与学院共成长,为复旦泛海国金打造成“金融黄埔”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寄语2020级师弟师妹们时,卢高文依然不忘心寄学院。他说,希望与师弟师妹们共同努力,与学院共成长,为复旦泛海国金打造成“金融黄埔”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