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
2019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逐季下滑。2019年底至2020年初,全球经济一度出现企稳回升态势,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结束了此前的低迷态势,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制造业、服务业、居民信心、社会治理等造成全方位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使本已疲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大幅下跌至47.2,再度跌至荣枯线以下。WTO最新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95.5,低于上一期的96.6,服务贸易晴雨表指数为96.8,低于上一期的98.4,二者均低于100的趋势线,未来还可能进一步走低。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已导致全球出口下降500亿美元,全球FDI预计将下降5%-15%,资产价格下跌、总需求减少、债务压力加大等将导致经济大幅下行。近期,IMF、OECD等国际组织已纷纷大幅下调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境外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感染人数还处于快速攀升状态。未来全球经济走势如何,主要取决于疫情的演变和防控成效。如果疫情能在夏天得到控制,下半年有望触底。否则,全球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初步估计,2020年全球经济大概率将陷入衰退,一季度GDP环比增长折年率为-1.5%,较上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图1)。
图1:全球GDP与综合PMI指数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主要经济体发展态势及政策走向
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各国普遍面临供需萎缩与金融动荡的双重冲击,经济增速大幅下行。
美国经济金融共振。目前,美国疫情已蔓延至全美所有州。美股在3月遭遇四次熔断,为史上罕见,较年内高点回调30%左右,结束了长达11年的牛市。股市下降将直接冲击美国消费,社交隔离将进一步引发供应链中断、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下降,而市场对美国政府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仍存在疑虑。多数机构认为美国上半年大概率将陷入衰退,2020年或将成为近十年来美国经济表现最糟糕的一年。我们预计,一季度美国GDP增速将降至0.5%,较上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二季度可能出现负增长。
欧洲经济陷入衰退。近年来欧洲经济一直较为低迷,当前随着欧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且感染人数快速上升,表明其影响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尤其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四个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恰恰是欧盟前四大经济体,这将对欧洲经济增长形成致命打击。意大利陷入衰退几成定局,且政府财政脆弱性较高,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加大。德国、法国也将持续疲软,法国可能陷入衰退。我们预计,一季度欧元区GDP增速为-1.0%,较上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英国确诊病例存在低估的可能,疫情对英国服务业的冲击将大于制造业,预计一季度GDP增速为-0.3%。
日本经济继续下滑。当前日本政府应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确诊病例的高峰期已过,但仍处于相持阶段。由于日本是第一波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且与亚洲供应链的关系密切,日本经济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冲击,其中制造业、旅游业、国内消费所受影响最大。在2019年四季度经济萎缩6.3%的情况下,预计一季度日本GDP增速将继续下滑6%,陷入技术性衰退。
新兴市场面临财政和资本外流风险。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全球,亚洲、拉美、非洲均受影响,其中伊朗确诊病例突破2万,中东多国“封城”。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全球金融恐慌、资本外流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的相互交织下,新兴市场面临严峻考验。高度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如沙特、巴西、智利等国可能出现财政收支困难,而那些本来就存在经常账户和财政收支“双赤字”、对外部融资高度依赖的经济体如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等国面临资本流动逆转和货币贬值等风险,预计一季度将出现负增长。
为应对疫情对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纾困政策。货币政策方面,近30家央行采取降息操作,其中美联储在3月3日和3月15日非议息会议期间连续两次紧急降息50和100个基点,利率降至0%-0.25%的最低水平,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持平。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马来西亚、沙特、阿联酋、中国香港等经济体纷纷跟随操作。随着降息潮的蔓延,诸多央行政策利率距离零下限仅一步之遥。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政策利率分别为0.75%和0.50%,英国、新西兰央行政策利率为0.25%,均处于历史低位。除了降息,多国央行出台了流动性支持政策。例如,美联储宣布无限量开启QE,动用了2008年危机期间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如鼓励银行动用美联储贴现窗口获得紧急贷款、启用商业票据购买、临时扩大央行流动性互换范围等,同时还增加一级市场公司信贷融资和二级市场公司信贷融资等措施,满足金融体系对美元流动性的需求。欧洲央行先后两次加码启动1200亿欧元和7500亿欧元的临时资产购买计划,并且放宽了购买欧元区成员国国债的条件。欧洲央行还允许银行降低资本充足率,以促进银行借贷。日本央行将ETF年度购买目标从6万亿日元增加至12万亿日元,将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购买目标提升至1800亿日元。此外,部分央行还出台了禁止卖空、外汇市场干预等措施,以防止市场踩踏。
财政政策方面,随着50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各国政府也出台了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措施,例如拨付资金用于补贴受疫情影响的家庭及企业,并给部分居家隔离者发放津贴,为企业减免租金、暂缓缴纳税款、提供融资担保等措施。在前期国会批准83亿美元拨款的基础上,美国两党再度达成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欧盟提议放松对成员国的预算约束规则后,德国公布了规模高达7500亿欧元的一揽子救助计划。日本政府的刺激规模可能达到30万亿日元。英国政府投入3300亿英镑以应对疫情。澳大利亚两轮刺激措施规模达到1890亿澳元。综合来看,各国的财政刺激已达到本国GDP的10%左右。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纷纷向成员国提供资金援助。
表1: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关键指标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注:f为预测
防止流动性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当前,股、债、汇、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价格急速下跌,美元指数飙升,表明国际金融市场存在恐慌,流动性紧缩情况严重。未来是否会演变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主要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疫情是否会引爆企业债务违约和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油价下跌或地缘政治冲突是否会引发新兴市场财政和资本流动危机。值得注意的是,各国为应对疫情而出台的措施可能加剧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使得全球合作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金融前景。
为防止当前形势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演变,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疫情的快速扩散,切实稳定金融市场,避免形成资产价格的单边下跌预期。因此,短期内,疫情发展迅速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大检测和隔离力度,防止医疗挤兑和市场信心崩溃;针对企业和居民可能出现的现金流问题,加大财政货币支持力度,防止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可能引发的破产潮和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加快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美国等相关方的谈判,促使原油价格止跌企稳,打破原油价格和其他金融资产同步下跌的局面;全球各国应加快合作,防止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金融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