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MBA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P2P从红海到消亡,问题本质出在哪里?|长江商学院案例中心

   2021-07-01 1520
导读

从2007年开始兴起,到2013年遍地开花,再到2020年清零落幕,短短十几年,中国P2P行业写下了一笔轰轰烈烈的消亡史。回顾中国P2P行

 从2007年开始兴起,到2013年遍地开花,再到2020年清零落幕,短短十几年,中国P2P行业写下了一笔轰轰烈烈的消亡史。

 

回顾中国P2P行业的发展与清退,从“金融科技的开端”到“庞氏骗局”,P2P谢幕本质上是由于对风控问题的漠视——早在2014年,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阿里巴巴集团罗汉堂秘书长陈龙在基于对宜信和人人贷两大P2P平台的案例研究中就揭示了这一点。

 

P2P虽然清零,但留下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希望陈龙教授当时的分析思路能带给你更为深刻的启发和反思。

 

 

 

陈龙

多伦多大学金融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阿里巴巴集团罗汉堂秘书长

 

“P2P的中国时代就此落幕了。”

 

此前,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财经年会上提到:

 

“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2007年,P2P开始进入中国,彼时金融体系创新乏力、普惠金融难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个人投资者的理财需求恰好为P2P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P2P甚至曾一度被视为中国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时代的开端。

 

2013年起,P2P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平安集团、百度、腾讯、支付宝等都纷纷投资入局。到2017年,国内P2P平台数量超过5000家,网贷余额突破5万亿……然而,由于国内征信体系不发达,大多数P2P机构采用担保模式,逐渐从“信息中介”的平台演变为拥有资金蓄水池的“信用中介”,一大批P2P平台在缺乏完备风控制度的情况下“跑马圈地”。

 

流动性潮水褪去,“裸泳”平台的“爆雷”引起监管放严,金融去杠杆推进、逾期率提高、投资者信心降低等因素导致野蛮发展的P2P行业“爆雷潮”不断:资金链断裂、高管入狱或跑路、暴力催收、集体信访事件……一时间,P2P的形象轰然倒塌。

 

回顾中国P2P行业的发展与清退,从“金融科技的开端”到“庞氏骗局”,P2P谢幕本质上是由于对风控问题的漠视。

 

P2P的初衷是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宜信等一批审慎运营的P2P平台,凭借着大数据风控技术以及合理的资金配置,强化了P2P低门槛、快审核和市场化利率的多重“魅力”。

 

但不容忽视的是,P2P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搭建一个撮合投融资双方的平台,而是对资产端的风控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P2P的中国模式其实是小额*模式的翻版,本质是高风险小贷的互联网化。

 

P2P平台为何风险频发?

 

2007年P2P进入中国、2010年后逐渐增多、2013年开始爆发式增长。同年P2P行业进入风险频发期。

 

据网贷天眼统计,2013年共有75家P2P平台出现倒闭、跑路、逾期提现等问题,截止2014年7月底,出现问题的P2P平台已达53家。

 

P2P平台为何风险频发?

 

除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外,更重要的是网贷平台自身的风险,包括网贷公司的信用风险、经营管理能力有限、缺乏风险控制的核心技术等。

 

其中,风控是P2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中西方金融环境的差异衍生了不同的风控模式,这种缘起欧美的模式在中国经过本土化后,演变成了P2P的中国模式。

 

何为P2P借贷?

 

P2P借贷,即peer to peer lending,原意指理财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牵线搭桥,使用信用借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有资金需求者,相当于小微*中的微贷或极微贷,其提交资料、签订合同、发放*等手续全部通过网络实现。

 

全球第一家P2P平台为英国的ZOPA,成立于2005年3月。此后P2P在美国得以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两家代表性的公司:Prosper和Lending Club。Lending Club晚于Prosper成立,但2014年在美国P2P行业占有75%的市场份额,每月发放的*超过2亿美元。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ineseemba.cn/news/show.php?itemid=1192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金秋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6041510号-4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