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么做,才是慈善的专业水平?中国公益行至此时,是时候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公益?如何智慧地做公益?”这个话题了。
近些年来,行为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搞设计要懂点行为科学”“做营销要懂点行为科学”,但其实公益工作者们更应该懂点行为科学。
来听一听朱睿教授在“2017中国公益年会”上发表的主题演讲《行为科学助推公益发展》,三个案例为我们揭示了公益与行为科学结合的更多可能。
行为科学讲的是什么?行为科学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行为的科学,这其中包括很多学科,比如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之所以近一些年来行为科学得到很多的关注,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大部分的行为都不是像经济学家写的模型一样完全理性,大部分是非理性的。
而助推则是行为科学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别人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不是强硬的干预他们的决策,而是通过巧妙的方式助推一下,从而有效地帮助人们做出好的决定,不仅对个人,也是对社会的最好的决定。
行为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的非理性行为有系统可循,下面我想分享几个人类行为的特点,以及我们如何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帮助公益。其实这些特点说出来,大家会发现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但是它的引申很重要。
案例一:人是懒的
人是懒的,每一个人都不喜欢困难复杂的决定。但这一洞察对于设计公益项目帮助别人的时候有什么启发?有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结论就是:我们要把选择变得简单。
这张图来自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显示了在欧洲的各大国家,每一个国家的人们愿意死亡后把身体器官捐献出来的比例。看到这个图,你会发现差异非常大。可能首先想到的原因会是宗教、文化、信仰、医疗等,但真正了解后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力量,但却可以四两拨千斤。
这力量就是人们在申请驾照的时候,在询问如果意外死亡,你是否愿意把身体器官捐献出来处有一个默认选项。左边国家的默认选项是不捐,右边国家的默认选项是捐,这就叫助推。如果理解了人是如何做出行为的,就可以在设计框架时合理利用这一特点,让本来愿意去做好事的人不会因为“懒”而无法帮助更多的人。
案例二:人不是完全理性的
行为科学的第二个发现:人的行为经常会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现象叫做“可识别受害者效应”。在描述一场灾难的时候,一种情况描述具体的人和生动的情景,另外一种情况描述统计的数字和客观的事实,第一种情况得到的筹款往往大于第二种情况。为什么?因为第一种情况会很快将人带入情境,人一旦进入情境就会很容产生了同理心并且愿意付出。
图中显示的例子横坐标代表受影响的人数,纵坐标筹代表筹得的数额,对全人类造成很大影响的疾病如艾滋病得到的筹款非常少,而某些事件例如9·11却得到了非常多的筹款。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的捐款行为同样受到了情感的干预。
如果我看大众,我永远不会行动,但是你给我展示一个人,我马上行动。
案例三:人是比较动物
人是最喜欢比较而且具有参照依赖性。比如为了帮助大家节能省电,与其告诉他自己用了多少度电,不如告诉他这个小区用电量的平均值是多少。
在《另一种方法》这本书中提到,我们所理解的关于脱贫助贫方法或许都是错的,很多时候我们帮助穷人去脱贫,其实只是把我们的意愿和方法强加给他们,这些人虽然身穷但不缺乏自尊心。
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项目叫做“家庭独立自助项目”,项目的负责人找到了一些贫困家庭,问每一个家庭最希望改变什么,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分配给每个家庭一台电脑,让每个家庭每月记录下收入和消费。最后发现,仅仅让自己有定目标的权利并且仅看到自己信息的变化情况,足以让一些人开始有所变化。但其实更大的变化来自于他们看到了与他们类似的群体的变化,所以参照点的作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