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MBA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EMBA人物|徐曙:行走在“无人区”

   2018-03-02 1300
导读

一身素雅颇有质感的职业女装,用词精准而又富于逻辑的表达风格,勾勒出这家公司创始人、CEO的独特魅力。今日走近的EMBA人物是康

       一身素雅颇有质感的职业女装,用词精准而又富于逻辑的表达风格,勾勒出这家公司创始人、CEO的独特魅力。今日走近的EMBA人物是康得新女总裁徐曙


“我思考问题、决策问题是更偏理性、逻辑和系统化的一个特点和风格。”徐曙说。


徐曙是国际领先的高分子材料领军企业——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得新”,002450.SZ)的CEO。她曾在去年底荣获第六届中国证券“金紫荆”最佳上市公司CEO奖,成为那届获此荣誉的唯一一位女性CEO。


理性和逻辑有助于对时势做出精准判断,从而进行前置性布局,在市场中把握先机,在竞争中实现超越与引领。徐曙说:“企业的发展如果顺势而为,会成长得更快,百年老店是不可能完全以不变应万变的,所以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永恒主题。但创新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创新,一种借力的创新。”


徐曙对于实体经济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有着深刻的洞察与理解,她拿了张A4的白纸,用铅笔在上面画了个半圆,代表微笑曲线,一边画着,一边向记者诠释着她眼中的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微笑曲线的左高点是技术和产品创新,右高点是我们服务的对象,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这两个高点击穿,就意味着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能够转变为长期商业价值,同时技术创新与代表用户需求的应用平台实现互补、共生发展”,徐曙认为,这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发展的最佳之选。


EMBA人物|徐曙:行走在“无人区”


“作为一家实体经济企业,通过与新技术、互联网的破界融合,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世界级生态平台”是徐曙这两年特别强调的战略理念。


这家已经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成为巨擘的公司,主动与互联网结合,走向生态经营,在中国制造业中并不多见。16年来,徐曙一直带领康得新义无反顾地行走在“无人区”。对她来说,踏入无人区是康得新发展的常态。


在徐曙的带领下,康得新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路发展成为全球预涂材料的领导者和光学材料的领军企业,是裸眼3D技术、大屏触控技术全球领先者,同时在柔性材料、隔热材料等领域领先全球。康得新的市值也从2010年7月16日上市时的22亿元,增长到目前的近700亿元。


华丽转身


徐曙是机械基础的硕士毕业,之后在大学执教13年。出生于校园,成长于校园,她的前30多年都在武汉的大学里度过。


1995年她来到北京,本可以在北京的大学里继续教师的职业生涯,但一位前辈却发现了她良好的综合素养和潜力,建议她去企业发展。


这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进入企业,没有经验可以复制,徐曙选择了挑战,进入了商界。


在企业工作,为她的职业生涯打开了另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去公司之后发现,那里确实更有活力,更加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徐曙说。在一家中科院的公司工作两年半之后,1998年,徐曙加入了康得集团(当时名为康得机电总公司)。


康得集团全称为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钟玉等5名原国企技术骨干于1988年在北京中关村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立。从传统制造业起步,康得集团经过近30年的发展,总资产规模近千亿人民币。


虽然已有两年半的工作经历,但在商场上她仍然被康得集团董事长钟玉比喻为“一张白纸”。“这可能跟我之前的生活、工作经历有关,30多年都在大学里,人的思维比较单线条,社会经验也比较缺乏。”徐曙称。


但钟玉还是将康得集团走向实业报国的第一个项目交给了徐曙,那就是筹建康得新,建设我国首条预涂膜生产线。康得新于2001年8月正式成立,作为公司的第一名员工和创始人,她开启了康得新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发展之路。


此后的16年里,徐曙带领康得新成功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而她本人一直担任着这家市值近700亿元的上市公司的CEO,康得新也从一家材料企业蜕变为拥有四大事业群、30余家子公司、在8个国家拥有9大研发中心、营销网络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多年以后,钟玉对她的评价有了一个大概的总结,那就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忘我投入,有非凡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


“风口上的雄鹰”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康得新事务繁多,然而大到公司发展战略,小到技术工艺等,徐曙均具备很强的判断力与掌控力。


徐曙带领康得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1~2011年的“打造高分子复合膜材料的领军企业”,到2012~2015年的“打造基于高分子材料的世界级产业平台”,再到2016年开启的“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全球生态平台”。


康得新刚成立时,进入了预涂膜行业——它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领域,当时中国缺乏生产预涂膜的技术和能力,康得新建立的全国首条预涂膜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成为中国预涂膜材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单位。


康得新用了10年时间,成为全球预涂膜行业的领导者,并以行业龙头的身份成功于2010年7月16日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当日,康得新的市值是22亿元。


上市之后,康得新又进入另一个国内的“无人区”——光学膜产业。这个行业在当时依然是国内空白,国内当时几乎所有的光学膜均从美日韩等国进口,一年的进口规模达到1700亿人民币的进口量。光学膜广泛用于显示器、电子消费类等产品。光学膜产业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配套设备上,难度要大得多。这对康得新和徐曙来说,面临极大的挑战。


徐曙透露,在部署光学膜项目时,曾遇到过来自多方的强大阻力。“比如说资本市场,公司去增发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我们能做的出来。”徐曙说。


另一个压力来自技术权威专家。当时的情况是,中国连光学膜的基础材料都做不出来,更别说做出光学膜本身,这也使得不少相关行业的技术权威专家提出质疑。


然而徐曙坚定认为光学膜是公司的发展所需。康得新的光学膜项目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一年后正式投产。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投产,打造了一个全球目前集中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光学膜的产业集群。“当时日本人来看了,觉得这是个奇迹,因为在日本这样一个基地要建成需要七到十年。”徐曙说。


多年以后,当徐曙再次谈及这个项目时,她坦承,光学膜项目对康得新来说是生死之战。如果败了,康得新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翻身。


“但一旦成了,就改变了中国整个光学膜产业,康得新也从此站在了一个制高点。”徐曙回忆说,“这是关键的一战。康得新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也对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评估,凭借我们在新材料行业所积淀的基础,这个项目的成功也成为必然”。


当然,徐曙也为此付出了心血,那一年她几乎没有休息,为了光学膜项目奔走在世界各地,从团队建设、技术、设备建设到市场运营进行全面而系统化的布局。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是每个企业家在把握企业发展大方向时都要深度思考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徐曙有着自己对实体经济如何拥抱互联网的观点,就是“雄鹰理论”,她认为康得新应该做站在风口上的雄鹰。


依托高分子材料优势,康得新还打造了新兴智能显示生态和新能源汽车生态等子生态平台。在此基础上,还打造互联网应用平台。将公司核心材料技术延伸到系统解决方案,进而延伸至终端用户,实现材料研发、产品研发到应用平台用户端的相互促进、不断迭代的闭环。例如,基于互联网的裸眼3D系列产品、魔镜、TouchFound贩售机等产品大受好评。


徐曙说,康得新一直都定位在填补中国空白的产业,在中国从来不做追随性的项目,只做引领和超越,填补空白。


不仅在中国,康得新在高分子材料方向上,从技术、产品、市场到商业模式均迈向了全球范围内的引领和超越。


未来,康得新的目标是要用五年时间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世界级生态平台。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ineseemba.cn/news/show.php?itemid=17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金秋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6041510号-4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