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54年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所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可参阅: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2): 117–140.)。社会比较理论指出,在缺少客观标尺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与他人的主观比较来评估自己的看法以及能力,从而获得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寻求提升自己。
与此同时,人们在社交网络中披露自己的状态信息时普遍存在着上偏倾向。换言之,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更愿意披露显示自身优越感的状态信息。所以我们在朋友圈中经常可以看到,谁谁谁又去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旅游了,谁谁谁又创业成功了,谁谁谁家的孩子又考入了清华北大了,谁谁谁又低调地炫耀了一些价值不菲的东西了....正如Collins(1995)所指出的,不论人们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上偏比较(upward comparisons)有助于人们产生这样的感觉,那就是自己属于那些更优越的群体中的一部分,也能够凸显自己与被比较群体的相似性(可参阅:Collins, R. L. (1995). "For better or worse: The impact of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on self-evalu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9 (1): 51–69.)。然而,在选取了上偏群体作为社会对象的同时,我们在看待自身的时候会很容易意识到自己除了那些能显示优越感的信息,也存在着一些看似不如他人的状态信息。而由于我们并不确切知道他人的完整状态信息,而且也需要与整个社交网络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因而很容易产生一个内在的冲突感与挫折感,进而引发出焦虑情绪。就此而言,“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无疑是生动地描述了社会比较对我们产生的冲击性影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不仅仅发生着快速的经济增长,人们也面临着一些大的社会变革和转型。例如社会财富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被不断创生并在不同社会群体中重新配置,不同社会阶层在财富和收入上的差距使得他们在社会选择上出现了显著的机会差异;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已经渗透到经济体系中的每个角落,而竞争将会驱动人们进行越来越多的社会比较。这种大时代的变革与转型,即使是在西方国家曾经经历过的阶段,也会引发人们普遍存在的迷茫和焦虑感。这种状态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中所写下的并且此后经常被人们在各种场合引用的: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这种矛盾且复杂的社会情绪,会使得社会比较引致的焦虑感变得更为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