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MBA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第四届“感动江大”人物候选人 | 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创新团队:愿做春泥护花红,甘为人梯助腾飞

   2019-10-28 MBA中国网1530
导读

1个团队、20人,3名国家优青、1名青年长江学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他们既是在科研道路上开拓创新的科研工作者,更是在课堂内外

 1个团队、20人,3名国家“优青”、1名青年长江学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他们既是在科研道路上开拓创新的科研工作者,更是在课堂内外严谨求实、春风化雨的良师;他们坚守立德树人本分,数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他们除了“导科研”,还“导思想”“导人生”“导生活”;他们的团队,独创“望闻问切”的方式把学生思想脉,望学生之言行举止、闻学生之谈吐心声、问学生之关注所在、切学生之成长困难。这个团队就是我校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创新团队。
 
“梦”是什么?有人说,梦是一种憧憬、一份渴望;也有人说,梦是永不言弃、追寻理想的原动力。在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创新团队眼里,梦就是一个育人的信念、一种为师的责任、一份无悔的担当。“老师成名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要成人成才。”这是团队所有导师的职业信念,也是他们坚守的育人初心。正是在这份育人初心驱使下,团队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助推青年教师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4年成立至今,团队不仅在科研上成绩喜人,获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础性课题1项、中德科学中心中德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3项;在育人方面,更是成效卓著、成绩斐然,在团队负责人闫永胜教授带领下,一批批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团队现有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8人;培养省优博2人、省优硕8人、校优博17人、校优硕28人,研究生获“挑战杯”国赛金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等;团队培养的10余名硕士研究生先后赴美国普渡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50余名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工作,并成为单位的青年骨干。团队也获评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名)、江苏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研究生导师团队等荣誉。
 
研师导“思”是惯例
 
闫永胜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他从教三十年,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既潜心科研,又立德树人,培育的团队成员德才兼备。他既在绿色高效分离、环境污染控制、能源化工等相关科研技术上行以致远,又在方寸讲台里传送师生情谊和家国情怀。
 
“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国家,年轻人才是未来。”在谈及育人问题时,闫永胜眉眼间皆是融融笑意,目光透露出寻常长辈的和蔼。“立德树人是我们的天职,更是一种需要坚守的情怀和境界。做导师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反复的走心谈话改变学生对过去科研认识的不足;树立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端正学生健康积极的‘三观’”。在这个团队里,对于学生的培养,谈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在新生入学面试的时候,还是研究生在学习生涯中面临科研选题的迷茫、实验失败的焦虑、论文被拒的恐惧、毕业答辩的紧张、择业就业的纠结甚至情感问题,导师们总会恰逢其时、恰到好处地与学生们聊天、交流,帮助他们突破思想的“瓶颈”。
 
第一次和研究生见面,闫永胜通常会问学生两个问题,“你跟清华大学的学生比有什么区别?”“毕业的时候,你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同时竞争一个岗位,你能行吗?”看到学生摇头,闫永胜问:“为什么不能呢?”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了研究生这几年怎么过,“不管你来自什么学校,要想赶上趟儿,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养成更好的习惯,从今天开始奋斗,毕业的时候不比名牌大学差。”思想认识统一了,再在课题和论文的训练平台上实战演习,直至炉火纯青。闫永胜显然不是在和学生吹牛,他带的研究生中,有的已经成为“985”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有的硕士毕业就去高校当老师,有的提前一年就达到了博士毕业标准,被多所高校争抢。

入学谈心,这不仅仅是团队负责人闫永胜的独门“秘技”,如今已成为团队的例行科目。博士生刘金鑫还清晰地记得,研一入学不久,团队潘建明老师便约他谈心,因为本科就读于京江学院,他一直对自己进行科研不是很有信心。在谈心的时候,潘建明开导他说:“年轻就是资本,一定要订好目标,当你攀登上一座高峰的时候,这还不是你的终点,你应该想着接下来要征服哪座高山!”在随后的科研初期,他一直把潘建明的话作为激励自己的名言。每当贪图安逸的想法占据着脑海时,他总是能想起潘建明的这番话语,鞭策着自己耐住寂寞、专注于研究。
 
在闫永胜看来,“做学生思想工作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作,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所有的成长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2014年,因为对硕士奖学金评选结果不满,学生任傲先后向学院和学校领导提出申诉,一下子闹得“满城风雨”。任傲的导师刘春波着急地向正在出差的闫永胜求救,闫永胜说:“等我回来十五分钟内保证解决问题。”见面时,闫永胜平和地问任傲:“孩子,你有啥委屈,和闫老师说说。”任傲边哭边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闫永胜帮着分析她自身的原因,并问她:“你是不是一名党员?”“是!”“那你入党的时候,有没有宣读一句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作为一名党员,当自己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你该怎么办?”……简单的对话让愤愤不平多天的任傲顿时放下了心中的不满和烦闷,满怀愧疚。在一边旁听的刘春波一看表,“真神了,仅用了十二分钟。”
 
“私人定制”成流行
 
团队的研究方向很多,但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绝活,每一位研究生也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方向,并且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都能出成果。谈及此事,团队成员霍鹏伟老师告诉记者,“私人定制”在团队挺流行的,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研究生,团队都会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群策群力为其量身定制科研方向和研究计划。这个团队的青年教师有很多都是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而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闫永胜对他们的“量身定制”。
 
 
 
团队成员潘建明副教授、教授均是破格,2017年他被修正的目标是“争取获批国家级人才项目”。面对这个“量身定制”,他一度也很忐忑,但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目标鞭策,他才能憋着一股劲,最终获批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团队成员、青年教师朱文帅也是受益“私人定制”的典型代表。他在攻读硕士期间开展了燃油深度脱硫的研究课题,并很快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导师李华明教授发现他是科研的好苗子,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文帅,你想不想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一提到脱硫就能想到你?”朱文帅听后,意识到要想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做科研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立志继续攻读博士,争取在脱硫领域做出一番成绩。除了语言上的激励,李华明也用实际行动帮助他,经常带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让他作学术报告,向国内外同行虚心请教。自2009年留校任教后,朱文帅在短短数年内成长为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作为导师,朱文帅也用同样的理念来激励和鼓舞自己的学生,指导的研究生吴沛文博士在读期间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多个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国家CSC奖学金全额资助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
 
 
 
闫永胜团队有“3个P”的说法,分别是论文(paper)、专利(patent)、奖项(prize)。每年年底,闫永胜就会敲着团队成员的办公桌,让每人“想想明年定什么目标”。目标是针对“3个P”必须有所作为,尤其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有人的目标定低了,他会修正过来,“那不行,至少跳一跳,够得着才可以”。此外闫永胜特别提到:“几年后要成为副教授,几年后要成为教授,哪年要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这是每个团队成员都要制定的大目标,在这些大目标的基础上每年团队还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一些小的细节上的规划,老师们在评教授1-2年之前都是做好了计划和准备的。”
 
这样的“私人定制”从青年教师一直延伸到团队的研究生培养。2011级博士生逯洋的硕士专业是计算机,跨专业学习遇到的挫折比较多。“他山之石,亦可攻玉,要充分发挥你原有自身的优势,开拓另外一片天地,你会豁然开朗!”结合团队现有研究方向,团队导师们为其“私人定制”了计算-化学交叉课题,安排细致的科研计划,助其构建化工知识体系,一旦遇到困难,组织力量进行反复研讨快速解决,最终逯洋高质量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现已留校任教的张云雷本科专业是环境工程,在团队经历了两年硕士、三年博士,在读研期间,团队根据他的专业背景,特别提出让他开拓自己的研究方向——生物质催化,并且不断提供条件让他去跟同行专家交流,解决科研中的瓶颈问题,整个课题组推动着他在这个领域持续前行。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化工领域TOP期刊——AIChE Journal发表了高质量论文,同时在其他刊物发表生物质催化相关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批授权专利1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他本人也在毕业之后顺利留校,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甘为人梯是风尚
 
“人的一生有多少天?”“节假日占掉多少天?”“睡觉花费多少时间?”这些在旁人看来与教育毫不相关的问题,是团队导师用以启发学生思考的小技巧。团队常常给学生们算笔账:“人的一生,除去假期、睡觉、休闲等,真正工作的时间也就是30年。这么短的时间,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现在,团队导师们始终保持着一样的工作节奏,每天早晨8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离开,临走前会挨个实验室检查一遍,风雨无阻。
 
“老师的作息时间与学生同步。”这是闫永胜传承下来的一个习惯。霍鹏伟至今还记得,有一年闫永胜做完结肠手术,麻药刚过,当天就返回实验室继续工作。他说:“有我在办公室,只要亮着灯,学生们心里就有底,才安心!”张云雷至今还记得,2017年大年三十偶然路过学院,发现闫永胜老师竟然在办公室工作……在老师和学生们的眼中,闫永胜是一个对自己严格到近乎苛刻的人。事实上,2004年以来,闫永胜第一作者署名的论文一篇没有,总是把第一的位置让给更需要的年轻人。他执着勤奋、甘为人梯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科研攻关还是日常事务,团队成员们都是拧成一股绳,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没有一个人计较个人得失,甘为人梯渐渐成为这个团队的风尚。
 
 
 
青年教师孟敏佳自刚刚留校起就开始申请基金,从膜分离方向到荧光分析、催化等方向都尝试过,但两三年过去始终没有结果,一度非常沮丧。此时,闫永胜提出,能否从研究方向着手进行改变,霍鹏伟、潘建明分别抽出时间详细分析了她的申报书,最终提出让她结合自己原有的研究基础进行基金申报。他们帮助孟敏佳罗列出所有曾经做过的研究,最终选择了青蒿素分离。研究对象改变了,所有匹配的研究手段都要重新调整,此时离整个国家基金截止的时间仅有七天,当时孟敏佳就绝望了。霍鹏伟、潘建明却跟她说:“不要急,这两天我们什么事都不干,帮你一起看。”之后的七天,每天从早到晚,他们反复地斟酌字句,帮助孟敏佳一字一句修改申报书,在这样的群策群力下,孟敏佳拿到了自己生平第一个国家基金,最终也奠定了自己新的研究方向的基础。
 
博士生逯洋在生活上遇到难题,做科研的时候恰逢远在东北老家的幼女生病,她只能干着急,边做实验边偷偷流泪。团队导师们知道后立刻帮助其把女儿接到身边,积极帮她安排幼儿园和住宿,家庭和工作得以兼顾,“拖家带口”带来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科研中的重重困难也逐一克服。逯洋常对同事们说:“没有导师们始终如一的鼓励和帮助,我可能博士就读不下去了,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更多的学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一群为师者,在引领年轻后辈走上科研道路时,折叠了光阴,模糊了年轮。他们唤好风,助学子直登青云;他们御兰柞,送学子上白玉京。他们的心中有一座“岛”,既是科研的乐土,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沃土;他们的心中有一座“城”,在这里,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机会均等;他们的心中有无限的“爱”,在这里,他们怀着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在育人的道路中化作春泥、甘为人梯,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成果、一个又一个奇迹。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ineseemba.cn/news/show.php?itemid=686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金秋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6041510号-4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