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MBA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院刊精选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管理会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力点

   2019-12-31 网络6600
导读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治理”到“管理”一字之差,展现出国家发展的制度性力量的强大包容性。政府不再用尽办法管理一切,而是与社会、企业共管共治。作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每一个对国家和民族富有责任感的会计人,都应该成为国家治理的积极参与者。2014年,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撰文建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中国管理会计的顶层设计、实践应用、研究教育由此进入“快车道”。

从2014年起,财政部每隔两年公开选聘一届管理会计咨询专家。这些专家来自理论界、企业、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在会计参与管理决策方面有丰富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他们长期在经济发展一线摸爬滚打,也是我们观察管理会计在细微处“拔节扬花”的独特窗口。与前两届一样,2018年发布的第三届管理会计咨询专家也包括我院多位校友。我们联络到其中6位进行专访,以他们的切身感悟努力描绘中国管理会计2014年进入“快车道”以来走出的时代辙印。壹

 

大纵深:管理会计的“四梁八柱”

正在“架椽搭檩”

 

2016年以来,财政部构建了管理会计“4+1体系”,陆续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四梁八柱”。顶层设计中以“指引”替代“制度”,充分体现“共治”思想,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被充分激活,管理会计正沿着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进步的时代脉络加速向纵深发展。

中国特色

与西方管理会计强调“企业内部的事情”不同,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始终与中国经济发展潮流同心同向。“中国经济正在爬坡过坎,谋求转型升级,这要求企业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能。”夏存海认为,管理会计看似是向内要效益,其实更长远地看是为国家经济转型发力。“管理会计体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推动企业经营品质提升,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陈晓东强调,“管理会计体系是国家经济管理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少峰说,“管理会计体系涉及经济活动的规划、预测、评价等,有利于构建创新发展、运行有效、充满活力的微观体系,以更好地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李航则将管理会计师的使命理解为“以出色的战略思维、良好的专业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创新创造力,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型升级,主动服务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

全球视野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是治理优良的跨国公司,竞争内容升级为品牌、金融和商业模式竞争,竞争成本也从国内成本转变为世界平均成本,这是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国际化。财政部在制定“两个指引”时,既立足国情,也坚持开放式理念,积极融合国际理论和实务先进经验,确保指引具有国际水准。夏存海认为:“国外管理会计应用已经较为广泛,目前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但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张少峰表示:“要继续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等国际会计机构加强沟通,促进管理会计体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提升我国在全球管理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李航认为:“要强化与国际管理会计学术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求同存异,探索适用全球的国际化管理会计标准体系,推动管理会计国际趋同发展。”

技术潮流

信息技术正在深刻重构会计的职能、边界、方式、工具、行为主体等,会计科技已经在传统会计领域的各个细分场景积极布局。胡嘉任职的四川长虹借助信息化手段,寻求管理会计系统化、集成化与业务有机融合,长虹案例《信息化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引用》成为全国十佳管理会计示范案例。“通过引入云思维,以信息化为媒介,变革财务共享模式,将原有业务循环打破,从条块化到颗粒化,采集全过程的要素信息;通过业务驱动理念,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实现由会计结果的自然输出向财务经营转变;借助I T 技术,实现全业务和全流程再造;最后以数据为核心,建立标准定义和口径,为更灵活的数据分析及数据跨部门运用提供可能性。”胡嘉说,“我一直坚持信息化思维,各行各业都因信息技术发生深刻变革,管理会计也不例外。”李航在山东高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武装财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查找财务管控薄弱环节,整合筛选挖掘高价值信息。李航表示,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强化经营管理,支持企业预测、决策和控制,实现结果导向的企业管理流程再造”。

1995年,时任副总理朱镕基在筹建国家会计学院时强调,建设国家会计学院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赋予国家会计学院人“奠基者”的光荣使命。现在,国家吹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身处经济发展一线的学院校友肩扛管理会计的旗帜,沿着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进步的路径冲锋在前,在加快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同时,为管理会计发展积累了大量“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日渐丰满。

 

大时代:会计人正在走向

企业管理的舞台中央

 

改变“会计就是记账”这一传统观念并非易事,而当下正是难得的历史机遇。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呼唤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大批优秀会计人正从“账房先生”转向理财者、管理者、决策参与者,会计人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以及在企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高层次会计人才正日益走向企业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企业负责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创新引领者

范松林在宝钢金属大力推行“阿米巴模式”,促进国外管理会计工具本土化,先后获得学院举办的“中国管理会计创新实践奖”、财政部“中国管理会计最佳实践奖”、国家管理创新二等奖。“我们推行阿米巴,形成了五个方面创新,尤其是将标准成本管理与‘阿米巴模式’相结合,从结果到过程采用价值树层层剥笋式分析。这既是对标准成本管理方法的拓展,也是对‘阿米巴模式’的丰富。”范松林说,“我们整合运用阿米巴、标准成本、价值树等管理会计工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创新实践,点燃了全员参与创造EVA 的激情。”

 

 

长虹是传统家电制造业的代表,推进管理会计创新应用是公司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胡嘉坚持以信息化提升管理的思想,以财务共享为载体、以数据为核心引领财务转型,实现了管理会计从传统的支持业务,到业财融合,最后成为主业的新型工具。“长虹基于财务共享平台的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变革”,获得了“中国企业财务共享的先行者”殊荣。胡嘉说,“长虹依托信息化进行管理会计创新应用愈发熟练,已经建立起独具特色且适合长虹的管理会计体系,创新提升长虹的经营效益。”

 

 

价值创造者

夏存海任职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以“增量”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体系引领这个曾经的科研院所融入并引领市场。夏存海积极构建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财务分析、监控、考评体系,推动毛利分成和增量发展总体原则在各公司不断下沉,提高了各预算单元的预算达成率。夏存海表示:“管理会计的创新应用让增量发展理念在公司深入人心。”

 

 

石油行业受国际市场影响显著,特别是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张少峰积极变革中国石油财务管理思维,将管理会计思想应用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促进产、炼、运、销、储、贸各环节一体化协调,加强预算目标导向和考核激励约束,改革资金配置政策,推动形成直面市场、业绩导向、工效挂钩的经营理念和管控机制。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千亿、降本增效千亿、现金流千亿。张少峰说:“通过坚持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石油推动传统财务管理向价值创造、战略引领方面转变,财务管理在公司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风险管控者

李航在山东高速建立了一整套“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控制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业务领域的风险情况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加强对大宗贸易、大额逾期、重大法律诉讼等30类风险事项的管控和5个重点投资项目的监控。2018年提出风险预警和建议70余条,化解重大风险事项涉及金额36亿元,挽回损失3.7亿元。李航强调:“高度重视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正是为了确保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上汽集团是目前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按照国际通用的COSO 内控框架和国家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建立了符合上汽实际运行情况的《内控手册》,通过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实施企业运营及对下属企业的管控,确保重大业务和事项纳入内控规范。公司每年根据监督检查情况与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更新内控流程,不断提高内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内控流程已从2007年的20个流程、96个子流程,发展到2018年的31个流程、127个子流程。陈晓东表示:“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最终目的是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创新、价值与风险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这六位会计“多面手”均为学院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现称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的校友,在院接受过系统的管理会计培养。他们把学到的管理会计理念和工具与各自企业实际相结合,既提升了企业发展质量,又拓展了会计工作空间,并以切实成效获得“江湖地位”,逐渐成为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人物,更让管理会计在各个领域落地生根,成为中国管理会计的优秀示范样本。

 

大枢纽:管理会计生态圈的

天然联系纽带是教研机构

 

管理会计是理论问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而言,更是迫切的实践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中国管理会计的生态圈正逐步形成,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人才培养、交流推广等各自发展又相互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就是教学研究机构。肩负着“为市场经济奠基”的重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正逐步成为中国管理会计生态圈的重要构建者。

应用型研究的平台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大多基于企业实践而来,具有明显的应用型研究的特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侧重应用型研究的定位以及较为成熟的“教学相长”文化,让学院逐步成为中国管理会计的重要思想库。范松林在宝钢金属推行的“阿米巴模式”是学院“教学相长”的典型案例。在院学习后,范松林邀请学院“阿米巴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佟成生副教授加入企业课题组,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共同研究和推进宝钢金属的管理创新,同时研发出“阿米巴”教学最新案例。“学院深入先进企业调研,利用学院的教学研究优势,总结提炼可推广的案例。”胡嘉认为:“管理会计体系注重整体性和协同性,学院横跨理论和实务界,发挥了理论引领和智囊支持的重要作用。”李航建议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在学院建立管理会计实验室,在企业建立教授工作室,推进实务界与学术界的常态化交流,提炼经验搭建系统形成模式,合力推动中国管理会计发展。

 

系统化培养的载体

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严重匮乏是制约当前管理会计发展的突出瓶颈。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一般会计人员教育相比有其特殊规律,需要更通透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学习资源、更广阔的国际与国内融合的学习视野、更扎实的财务会计与经营管理的学习储备,所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聚焦高层次会计人才继续教育主责主业,承办财政部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自主举办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等等,逐步成为中国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黄埔军校”。“管理会计的很多应用及最新发展趋势,我都是通过学院的课堂、论坛以及学院新媒体等形式获得的。”张少峰觉得,“形式和内容都非常新颖,值得总结和推广。”“学院致力于提升我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在企业管理中学以致用打下了良好基础。”李航对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颇为认可。陈晓东、范松林等毕业后被聘为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兼职导师,持续为高端学员和研究生授课。胡嘉作为特邀专家经常参加学院的管理会计论坛、高端会计人才“西部公益行”等交流研讨活动。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创造出了独特的“接力模式”。

 

全国性交流的枢纽

客观来说,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尚未摆脱自发无序状态,因此会计人特别渴望搭建高层次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形成共同推进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合力。早在2013年,学院就开始举办管理会计高层论坛,经过六年的积累和优化,年度论坛逐步发展成为融合人才培养、理论研讨、实践交流、应用推广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平台,成为会计行业备受瞩目的年度盛宴。学院还联合《中国会计报》开展年度“管理会计创新实践”评选活动,发现和传播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创新实践,引领应用的同时为理论创新提供丰富的实务素材。论坛每年邀请知名学者、实务精英、政府管理者以及学院校友参与,形成了高层次嘉宾与高水平学员的良性互动。“学院已经成功举办六届管理会计论坛,在管理会计的研究、教学和推广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夏存海对学院论坛有更多期待,“如何将管理会计与云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融合,是今后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方向。”张少峰则认为仅有大型论坛还是不够,“要定期开展管理会计学习研讨会、跨区域交流等活动,促进各方共同研判管理会计发展趋势”。作为对实务界的回应,学院陆续启动“会计基础设施助推‘一带一路’高层研讨会”“信息技术与财务的未来高峰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首倡“会计基础设施”“会计科技”等概念,引发行业和社会的强烈共鸣。学院以基于实务需求的敏锐洞察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推广的枢纽,并且产生了初步的国际影响。校友对母校的期待不止如此,“学院要引导更多优秀企业家参与学院管理会计交流活动,倡导企业家将前沿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工具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李航认为,“这是顺应时代潮流。”

企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企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神经元”。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管理会计作为微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工具,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为国家层面的宏观治理提供扎实的财政税收基础、经济运行信息、激励管控工具和现代治理理念。以我院校友李航、张少峰、陈晓东、范松林、胡嘉、夏存海为代表的中国会计精英,正以管理会计为杠杆,发力企业治理现代化,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助力者。

作者 |张涛 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采访 |吴周筠 推广发展部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ineseemba.cn/news/show.php?itemid=7709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金秋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6041510号-4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