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报告》是双方合作研究的成果,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系主任刘晓蕾教授作为光华方面牵头人,与贾春新教授、王志诚教授、杨云红教授等一同参与该研究。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分别发表了致辞演讲。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刘晓蕾、刘力、贾春新、王志诚、卢瑞昌出席了论坛。此外,光大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吴利军,光大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朱洪波,来自一行两会、财政部、汇金等政府机构的领导,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同业机构代表等近60位嘉宾以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了论坛。
在致辞中,李晓鹏介绍了当前金控集团的监管背景和光大集团的发展道路,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发展报告》期望或部分达到的五个创新目标:
一是新推出监管定义下的首份行业发展报告
二是整理并建立最新的金控公司数据库
三是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我国金控公司的行业新特征
四是研究金控公司控股链条等新问题
五是提出一些金控集团发展的新理念
李晓鹏对论坛提出了三点盼望,一是盼望监管部门对金控公司监管政策给出新解读,二是盼望各位专家学者为金控公司高质量发展指出新方向,三是盼望与同业机构交流金控公司发展新经验。他希望论坛能够成为激发思考、沉淀经验、引导方向的范本,推动金控行业真正实现“不惑、不忧、不惧”的高质量发展。最后,他表示,光大集团将充分吸收论坛成果,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争取成为中国第一批“有名有实”的金控集团,切实肩负起金控“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为我国金融业转型升级贡献“光大经验”和“光大样本”。
刘俏教授在致辞演讲中表示,“创造管理知识,培养专业领袖,推动社会进步”是光华一直以来的使命。金融行业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对中国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金融在经历高速发展40年之后,一些重要问题逐渐凸显:到底什么是好的金融、哪些金融实践有利于实体经济、如何提高投资效率等。
他指出,金融中介成本居高不下,是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发展之谜,将一块钱的储蓄变成一块钱的投资,中间发生的成本大约为3分钱。如何降低这2%至3%的成本,困扰着许多国家。在中国,这种情况也不例外。这要求我们去思考如何降低金融中介成本。事实上,这也是判别好金融的最终标准。
在刘俏教授看来,金控公司发展实践在近些年风起云涌,一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诸如系统风险聚集等乱象。如何梳理出金融实践里好的元素,辨识出不好的元素,在监管、实践、研究层面都是具有普遍价值的议题,能更好地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光华和光大携手研究的《发展报告》,已经做出了初步探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刘俏教授期待通过此次闭门会,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建议,使得《发展报告》获得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会上,包括光华管理学院贾春新教授等在内的双方课题组代表介绍了《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与会嘉宾围绕《发展报告》以及本次论坛主题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是现代金融业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为规范行业发展,201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尝试对金控行业进行立法、监管。
在此背景下,光华与光大合作的研究成果《2019年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发展报告》参照《办法》的定义,首次对金控行业进行了全面梳理。课题组设计算法对全国数千家金融机构的控股公司、控股路径以及实际控制人等上万条数据进行比对,从中识别出金控公司,以此构建统计分析的样本集,采集系列指标、建立数据库。报告分为金控的价值、金控发展与现状、金控监管、金控的控制权结构专题、未来发展与展望共五章。
吴利军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内容丰富、高质专业,既有前瞻性又具现实性,必将对未来金控集团实践和监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金控研究,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既要坚持系统性、理论性,又要坚持实践性、实用性,避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二是既要借鉴好国际有益经验,又要坚持从中国实情出发,应用好中国经验,彰显大国自信和制度优势;三是要更加关注监管要求,紧密结合金控公司监管办法的实施,规范金控集团运营管理。
“光大—光华金控论坛”旨在打造一个政府、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金控研究平台,聚焦经济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金控集团发展、产融合作等领域,及时反映和输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金控发展之路贡献智慧,为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