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MBA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天津财经大学|黄旭华、曾庆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0-01-13 网络1930
导读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共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共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旭华院士:核潜艇研制“痴翁”,痴心不改乐在其中

这位“痴翁”痴心不改,为中国“大国重器”核潜艇研制奉献一生,立下不朽功勋。1月10日,96岁高龄、满头银发的黄旭华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神采奕奕登上领奖台,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对敌磨砺坚强意志

1945年8月,黄旭华以造船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国立交通大学,学术生涯和革命思想同步启蒙,他立志要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做点事情,让国家强大起来。大学读书期间,黄旭华参加进步组织“山茶社”,加入地下党,积极参与护校、反内战、反饥饿等各种学习运动,组织和领导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并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对敌斗争磨砺坚强意志,这些能力和品质,也为他后来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完成核潜艇研制任务奠定重要基础。

 

 

坚信中国不能没有核潜艇

同年8月,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近10年、参加过常规潜艇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的黄旭华奉命调往北京,到海军“造船技术研究室”从事核动力潜艇的研究设计工作。中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虽正式起步,但步履维艰:一没有专业技术人才,二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三没有技术参考资料。困难没能吓倒黄旭华和同事们,反而激起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干劲十足的斗志,他们边学习、边研究、边验证,仅用3个月时间就提出5个核潜艇总体设想方案。

 

 

就在黄旭华和同事们怀揣梦想日夜苦干时,残酷的现实又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1962年,因国家经济困难、技术力量不足、给“两弹一星”让路等原因,中央经过长时间多次讨论研究后忍痛作出决定:核潜艇工程暂时下马。不过,黄旭华坚信中国不能没有核潜艇,终有一天会重新上马。作为留下的技术骨干之一,继续进行核潜艇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他的坚持很快等来回报,1965年8月,周恩来主持中央专门委员会第13次会议,决定代号“09”的核潜艇研制工程重新立项上马,正式进入型号研制,原国防科工办同时批准组建代号“719”的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中国核潜艇研制步伐由此加快并步入正轨。黄旭华接受采访时感慨说:“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那么多挫折,项目上马下马,我都没有动摇过。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当年的29个人,一直坚持到上世纪80年代的,除了我之外再没有别人,我非要实现目标不可。”

 

 

“三面镜子”看资料“土办法”促研制

黄旭华还针对性提出,收集资料时要带上“三面镜子”:一要用“放大镜”,沙里淘金,追踪线索;二要用“显微镜”,去粗取精,看清实质;三要用“照妖镜”,鉴别真假,去伪存真。经过对收集到零散资料的分析、整理,他们对核潜艇总算有了一个大体认识,并集成核潜艇的完整总体。在调查研究的同时,黄旭华和同事们不等不靠,提出“骑驴找马”工作思路,先启动核潜艇研制相关基础工作,边干边创造条件,提升科研能力、锻炼科研队伍。为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他们组织三组人马同时计算,如果三组人的计算结果都一样,就通过,得出的数据稍有出入,就必须重算,直到得出同一数值。

 

 

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这把算盘曾经伴随着他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都出自于这把算盘。此外,黄旭华和同事们还反复研究,广泛吸取参研人员意见,提出多项控制潜艇总重和稳性的措施,其中一条“土办法”堪称“斤斤计较”,即所有设备、管道、电缆等上艇都要称重备案,安装完毕切下的边角废料、剩下的管道和电缆等拿下艇时也要过秤,并从总重量中扣除。就是通过这样的“土办法”,保证中国核潜艇研制工作顺利进行。

 

 

深潜试验亲身参与开先例

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潜,在世界上尚无先例,很多人都劝当年已64岁的黄旭华不要参加深潜。黄旭华却坚持参加,他说:“首先我对它很有信心,但是,我担心深潜时出现超出了我现在认知水平之外的问题。而且,万一还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艇长判断和处置。”

参试决心已定,黄旭华心怀愧疚地将决定告诉了夫人李世英,夫妻俩一起在719所工作几十年,李世英深知深潜的重要和风险,她宽慰丈夫说:“你当然要下去,否则将来你怎么带这支队伍?我支持你。你下去,没事的,我在家里等你。”试验过程中,黄旭华随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注意收集深潜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指挥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录音找到每一处发生船体变形的部位,分析成因、制定对策,进一步提高艇体结构可靠性。这次深潜试验,核潜艇稳稳下潜到设计的极限深度,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达到设计目标,符合实战需要,中国海军潜艇史上首个深潜纪录由此诞生,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随同首艇一起深潜,也成为719所一项“光荣传统”。

 

 

荣誉等身牵挂核潜艇人才培养

2014年,黄旭华获评“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从那以后,这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核潜艇专家才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让国人和世界知道,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实现毛泽东“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黄旭华院士还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核潜艇研制,除心系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外,黄旭华最牵挂的就是核潜艇研制事业的人才培养。黄旭华主张从工程实践中培养人,几十年来,他率领团队开展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并通过在研制工程实践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让年轻人放手去干。”黄老说,年轻人需要支持需要鼓励,所以他自己定位当“拉拉队”,给年轻人撑腰、给他们敲锣打鼓。特别是退出一线后,黄旭华更愿意充当中国核潜艇研制必要的“场外指导”角色,而不是当教练。他鼓励将任务交给年轻人,在工作中大胆使用。黄老认为,年轻人干事,就是要敢想敢做敢于承担,“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跌倒了爬起来总结经验再前进”。

曾庆存院士:致力“天有可测风云”

他就是从事大气科学研究近60年,致力推动“天有不测风云”成为“天有可测风云”的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院士。1月10日,85岁高龄的曾庆存院士以卓著成就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留学归来立志攀登气象科学高峰

这对打着赤脚、衣衫褴褛的兄弟一边劳动、一边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2年,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求学期间,他延续着幼时刻苦学习的劲头,埋头苦读。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急需气象科学人才。在乡村长大的曾庆存对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受天气和气候的重大影响有深切感受,气象学也深深地吸引着这个年轻人。曾庆存回忆说:“我印象很深的有一件事,1954年的一场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麦冻死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产量。如果能提前预判天气,做好防范,肯定能减不少损失。”

 

 

北大毕业前夕曾庆存到中央气象台实习,看到气象预报员们废寝忘食地守候在天气图旁进行分析判断和发布天气预报,但由于缺少精确计算,往往只能是定性分析判断和凭经验做天气预报。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决心要研究客观定量的数值天气预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1957年年底至1961年年初,曾庆存通过国家考试被选拔派遣至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基别尔。基别尔为曾庆存选择了一道世界著名难题作为论文题目,即应用斜压大气动力学原始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通过苦读冥思、反复试验,几经失败后曾庆存终于提出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半隐式差分法”,并随即被用于实际天气预报业务,至今仍在应用,奠定了当今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的动力框架基础。

 

 

在苏联留学时的曾庆存(右)在前苏联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后,曾庆存立即回国,还写下一首《自励》诗:“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当年仅26岁的曾庆存立下志向,一定要在气象科学领域踏上世界最高峰。学成归国,曾庆存分配到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室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投身大气研究、科学报国的科研生涯。

 

 

科研攻关“风云变幻”成就卓著

在数值天气预报与地球流体力学的数学物理系统理论方面,曾院士建立起完整的地转适应过程理论、地转适应过程与大尺度大气运动演变过程的弱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准可分性理论,阐明天气系统演变的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本质特性;其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将气象问题、动力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发展的“波包动力学”“非标准模方法”和运动稳定性理论研究,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大气和大洋环流以及天气—气候动力诊断分析研究中。

 

 

在数值天气和气候预测模式的研制与计算地球流体力学研究方面,曾院士首创求解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的“半隐式差分法”,随后还发展“标准层结扣除法”“平方守恒格式”等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核心技术。他还将数值天气预报延伸至气候变化模拟和预测,率领团队自主研制出大气环流、陆表过程以及气候系统和地球系统等诸多模式,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同时也用于中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与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在开创跨季度气候动力学预测研究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与防灾调度方法研究方面,上世纪80年代起,曾庆存就致力于跨季度气候数值预测以及集卫星遥感、数值预测和超算为一体的气象灾害防控研究:1994年建立世界第一个实际应用的短期气候预报系统;1992年起,给出“季风”“季风区”“季风指数”“季风爆发”等客观严格的统一数学表达和动力学特征,揭示出季风的本质、成因、时空结构和变异,均得到广泛应用;1999年起研究将遥感、数值预报和超算紧密联系的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预警,提高其防控时效和效果。曾庆存1991年还创立自然环境自控和人工调控的新理论——自然控制论,他提出通过合理的人类活动来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破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气科学研究的新内涵。目前,自然控制论已成功应用于大气污染和核生化污染风险防控等方面。

 

 

曾庆存表示,“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并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力推中国大气科研机构建设和国际合作

担任所长9年间,曾庆存争取到在中科院建设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两个大气科学实验室——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曾庆存得知第三世界科学院(现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有意要在中国合办研究机构时,立即通过当时兼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的中科院院长卢嘉锡向第三世界科学院申办“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后来又以此为基础,成立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世界气象组织共建的“国际气候问题论坛”,定期召开国际研讨会或培训班,这两者也成为中国大气科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平台。

 

 

曾庆存院士言传身教、严谨治学,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大部分已成长为国家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领域的骨干和顶尖人才。同时,他也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多位留学生,其中,中科院首位外籍博士古拉姆·拉索尔回国后任巴基斯坦国家气象局局长。虽已桃李满天下,但曾庆存院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仍坚持在科研一线带领和指导年轻学生,他希望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更多栋梁,为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搭建桥梁,推动中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ineseemba.cn/news/show.php?itemid=798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金秋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6041510号-4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