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求学之路
“我在求学的过程当中,有幸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给予我的理念对我之后的人生影响很大。”王晓华老师道,“从他们身上,我懂得对知识应有所崇敬,对真理应有所敬畏。他们的言传身教和良好品性深深感染了我,同时也让我学习如何当好一个大学老师。”
“在上外求学时,日院的老师们非常严谨负责、认真踏实。导师吴大纲教授对我用心培养,强调做学问先做人。他常常鼓励我说,人都有惰性,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勇于迎接挑战。” 王老师回忆道,“导师对学业要求极其严格,我的⼀篇小论文通常要经过八九次的讨论才能通过。对于一些我已经非常自信的小论文,老师还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问题。在导师的培养中,我懂得了如何对待学术,如何做⼀名学术人。”
王老师还曾前往东京大学学习,在那⾥,她亲⾝感受到了日本式的严谨。“我很幸运地受到了多位日本⼀流学者的指导,这些老师们治学严谨,对待学⽣尽心尽力。”
王老师说,有⼀次,她的导师木村教授让她去核查一位知名学者在一个顶级期刊所发表论文的例句。“虽然我不大乐意,认为发表了的论文尤其是顶级期刊的论文应该是经过严格修改的,而且核查起来费时费力,但我还是认真地去做了。” 结果却令她大吃一惊:通过查阅古代、近代不同版本的原始文献,竟然找到了十几处错误。
“原来导师是要我明白,做研究要严谨,小小一个例句,可能在不同版本的原始文献中存在差异。做研究就是这样,要肯下功夫认真打磨,不能偷懒、不能投机取巧。”
“还有⼀点很重要,做研究不能迷信权威,要用批判的眼光去思辨。要沉下心来做真正的研究。”这样的实践教育,比苦口婆心说十遍还管用。
东京⼤学银杏季,“苦”中求乐
王老师说她十分幸运,在求学之路上遇到过许多好老师,无法一一列出。从老师们那里,她感受到了何为学问之广博、思想之深邃、治学之严谨,看到了师者如何言传身教、启迪智慧。
聚桃李——教学生涯
受自己求学经历的影响,王晓华老师认为作为⼀名大学教师,需要兼备教学素养和学术素养。她曾获全国青年日语教师大赛获三等奖、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上海市、校级教学和科研奖项。谈及教育理念,她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做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人”。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引路者陪伴者,了解每位同学的与众不同之处,激发同学的兴趣和内驱力、鼓励大胆探索。学习不仅要快乐、也要严谨。
王老师注重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书本的同时也不要局限于书本。比如说,一节课讲述的是日本民间故事《一寸法师》,大家都说这一课很简单,但她引领同学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日本的民间故事。从表面上看,课本所呈现的是⼀些连孩提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深入剖析发现,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这对于领会⼀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性格大有助益。
从语言联系到现象,再从现象推究到文化、思维,这才是王老师希望同学们学到的。除此之外,她还会选取⼀些具有深刻性、普遍性和远见性的社会热点,让同学们思考。比如现下日本社会的老龄化、超老龄化问题,这些很可能是中国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思考此类问题可以拓宽思域,培养社会责任感。
王老师指导的两个大学生创业创业项目曾入选“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其中一个是同学们去落后乡村调查医疗现状,另一个是调查、保存中国近代史地方史料。同学们的成果令她十分欣慰。“我感受了他们身上的社会责任感。”王老师道。
王晓华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在教学方法方面,王老师认为教无定法,应因材施教。她喜欢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每堂课设立明晰的教学目标,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带领同学探索。为了提⾼课堂效果,王老师吸收了日本先进的教学经验,寻找新鲜素材,制作了许多课后多媒体学习资源。她鼓励同学们大胆展示自己,注重培养同学提问、讨论和辩论的能力。为了兼顾教学的趣味性和学术性,王老师自费从日本买了⼀批绘本、教材和学术资料,制作成课件和阅读资料。
“我认为情景对于日语教学非常重要。”王老师道,她在课堂上会尝试用视频、图片、道具、 思维导图、表演等不同方式去模拟真实场景。
“我希望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颗种子,当孩子们毕业后历经人生风雨,这颗种子会让孩子们回忆起大学的美好,产生生命的动力,这颗种子是爱。”她说道。她认为老师的工作从某个方面来说是传递爱的过程,从日常交流、课堂讨论、作业批改、谈心谈话…“学⽣能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爱,就会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
学生写给王老师的感言
“我之所以有动力认真对待我的每一堂课,不仅仅是因为当年我的老师给我的影响,还因为我优秀的学生们,他们每个人都是天使。” 谈起“学生”二字,王老师唇边笑意渐起,她展示了学生们亲手写的厚厚的贺卡与明信片。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记录着师生相处的点滴。
“当我送别⼀届学生时,我会告诉所有人,我是他们‘⼀時の師,一生の友 ’——虽然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当了你们的老师,但我们是一生的朋友。我很感谢我的学生们,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收获到了满满的爱。”
王老师“最后一课”的黑板留言
架桥梁——语言的美妙世界
十几年前,上外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设立了日英双语专业,王老师也担任了其中的日语教学工作。但她发现⼀个突出的问题:日英汉在发音、语法等方面会互相影响和干扰。每种语言都赋予了使用者⼀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如何在切换语言的同时实现思维方式转换也是要学习的重点。
“比如成语‘智者千虑必有⼀失’,在日语中的表达是“猿も⽊から落ちる”,翻译成中文就是猴子竟从树上坠落。”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难点不是单词、语法,有些是由于社会风俗等文化的不同而赋予每种语言独一无二的使用习惯,甚至有些使用习惯在中国学生看来不能理解。
“日语是一种刻画非常精细的语言,中文和英语的刻画程度没有日语那样精细,这就增加了日语的学习难度。”王老师道,“日语有些范畴在汉语或英语中可能没有形态表现,比如助词、授受关系、谓词敬语、态度表达等,这些通常是同学们不容易习得的地方。这时候,教师清晰的讲解就非常重要。”
王老师谈了她的想法:对于老师,需要掌握汉、日、英三种语言的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分辨。对于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用相应的语言思维进行学习。
透过语言,看到的是文化;透过文化,看到的是国家、民族、思维。
“学习语言,能够直观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感受到不同视角的美好,更加理性地思考。”王老师道。“语言是桥梁、是思维方式、是⼈类智慧的宝库。相信每⼀位语言爱好者都能从中找到的乐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重聚:王⽼师和曾经的毕业⽣们
王晓华老师的语言学习经验分享~
采访的最后,王晓华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些语言学习小贴士:
以乐趣为向导学习语言。这种乐趣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努力,发现语言背后隐藏的精神宝藏,到达不同层次目标之后的精神上的愉悦。对待学习的功利心少⼀分,学习的快乐就增加⼀分。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王老师以自己为例,她不爱背单词,但热爱阅读,那么她就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增加单词的积累量。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慢慢摸索,不必急于求成。
“看剧”到底是不是⼀种好方法呢?王老师表示,因为日语的使用与交流对象和使⽤环境有很大关系,有些电视剧能够给学⽣提供很好的场景,比如在哪些场合适合应用哪些语言。但是太过依赖电视剧学习也会存在弊端。
“因为许多电视剧是浅层次的、与娱乐相关的,⼀旦同学们把很多时间浪费在其中,反⽽不利于学习和思考。况且,同学们有时不能清楚地辨析剧中所使⽤的措辞是否合适,随意使用就会很危险。” 对此,王老师推荐了NHK纪录片、NHK新闻、高校讲座,她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